渣漿泵泵軸修復施工方法
用冷粘維修工藝處理栗軸表面的蝕坑時,通常足將調配好的工業(yè)修補劑涂敷于經表面處理的缺陷處,高分子聚合物與金屬表面經物理與化學鍵的結合,表現(xiàn)為結合強度高、收縮力小,并可在常溫下固化,又具有很好的耐腐蝕件能。為確保修復質量,在施工過程中,主要針對缺陷表面處理、修補劑調配及涂膠與固化等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控制。
①表面處理首先用除油劑清洗表面(矜污染嚴重則應采用專用清洗劑);采用角磨機、粗砂紙、銼刀等進行打磨(打磨范圍為泵軸灰面機械密封安裝段,長約150mm),將蝕坑表面及其周圍的銹跡等污物除去,露出金厲光汗,同時粗化待修表面。在表面粗化之后再次用除油劑(四氯化碳)清潔表面,且晾干后成、即進行修補以防生銹。
②配制修補劑,將選定的專用修補劑與固定劑以4:1比例調配,在一潔凈容器內調勻。調配時盡量避免混人空氣,傾倒時應穩(wěn)記、均勻,靠近容器;調配溫度控制在13-27℃;調配工作應在3min內完成;調配過程保證潔凈、均勻。
③涂膠與固化,用刮刀將調配好的修補劑川力在待修表面來回涂抹,以確保該表面完全被修補劑浸潤,并使修補劑厚度高于軸外徑lmm左右。涂膠工作應在15min內完成,涂膠后在室內溫度(25℃)下固化6h。先用銼刀修出輪廓,再用砂紙粗打磨,使外形尺寸接近原實際尺寸。固化24h后,用細砂紙、油石精研至原尺寸。最后進行泵組裝。
(責任編輯:ovpump)
|